暑假读后感作文:观《哈利波特7》有感

  暑假读后感作文:观《哈利波特7》有感

  历史会记住2011年7月7日这一天,不因为这天有什么战争,不因为这天有什么灾难,只因为这天人类文学,电影史上的奇迹《哈利波特》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14年风风雨雨,《哈利波特》伴随着一大群人的起起伏伏,他用绚丽的魔法,用钢铁的意志,用深沉的思索,铸就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话。本人没在伦敦,不能享受首映的光辉,但我至少比绝大多数中国同胞先见到他把,我就用我的亲身经历来与大家一起纪念《哈利波特》。

  早已从报上,电视上了解了美国人对《哈利波特》的热情,自己内心的激动也忍不住要释放出来。7月15日下午4点,我们学校放学了,同学们便迫不及待的谈论起了今天北美公映的旷世大作——《哈利波特》。我没想到同学们都对这部电影如此感兴趣,我的爱好也就不显得孤独了。年轻人作出决定总是快得多,很快便决定一起感受这部神往已久的作品。

  美国人对于小孩外出总是很随和的,拜托同学美国父母帮忙订票后我寄宿家庭便爽快的答应了我。6点零八分,我抵达Anacortescinema,平常空旷的停车场今天异常拥挤。一辆一辆的汽车搭载着一批又一批的哈迷前来告别《哈利波特》,告别自己的童年。我的同学们也陆续到了,没有一个人没有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激动,我与我的同学们拥抱,感谢他们与我一起与我的最爱告别。

  时间要到了,该进场了,这家电影院很小,就两个放映厅,1放《哈利波特》,2放《变形金刚》。1放映厅不大,与国内普通的放映厅一样,估计能坐200个人,在国内这种厅不搞活动能坐上50个人算不错了,而在美国,《哈利波特》却是出奇的火爆,亚洲人,黑人,白人,都有,大家兴奋的议论着,估计是在议论等下将欣赏的神作。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座位(美国佬人再多也乱坐,而且从始至终没人检票,不知有没人混进来看)电影开始前照例要播一长串广告,电影预告片,这一点与中国差不多。美国画质并不好(我们看的是普通版,并非imax3d)有时还要闪烁。厅的坡度太平,这是它最大的缺陷。

  电影开始了,没有任何征兆,没有广电总局的许可我还真不习惯,没过多久斯内普的画面出现了,hogwarts的学生规规矩矩的列队进入庭院,斯内普的眼神除了那种高傲,似乎还多了一点思索,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吗?他是伟大的,他是执着的,他是令人尊敬的。忍不住又想抒发对斯内普的敬仰之情,没办法,我已完全为他所感动了。

  这部电影在尊重原着方面做的一般,前半部分,三人组勇闯古灵阁比较好,但电影进度太快,老让人感觉是在抢时间,后半部分hogwarts保卫战,特效极其精美,只是让人有几点不解地方:

  1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

  在保卫战前,麦格教授,弗立威教授,斯纳格合恩教授(搜狗更新真慢,这些人名都没有,找我麻烦)韦斯莱夫人等人用魔杖制成了一种巨大无比的保护层,笼罩在hogwarts上空,而外面的食死徒估计有数万之众,齐射魔咒,却始终不能击破,最后伏地魔上马与手下一起攻击保护膜,才勉强攻破,接骨木魔杖还被搞出了一条缝,什么保护膜如此强大?数人实施能敌千军万马?

  2、魔杖恢复之谜

  在死亡圣器上中,哈利的魔杖被赫敏不慎击断,而在死亡圣器下中,哈利的魔杖却自己恢复了,因为他没有使用接骨木魔杖,在得到它的第一时间将其销毁了,而在书中,哈利使用了接骨木魔杖来修复自己的魔杖(似乎在电影中,没有哈利旧魔杖的事了)当然,也许是我记错了。

  总体来说,电影还是不错的,但重点并没有像以前传说的一样放在阿不福思清除摄魂怪上,而且我感觉后半部分改动太多,太让人没有心理准备了。哈利在hogwarts的出场时机,复活的时机都做了很大改动。而且我感觉巨人实在太小了,按照书中的说法巨人应该有城堡一样高,而电影中的巨人却没有这么夸张。而且马人这一种族的参战被忽略了,似有种族歧视之嫌。但是斯内普的角色塑造得不错,很感人,很符合书中的形象。另外,英文我听懂了一半,其他我只有通过猜来弥补了。

  2个半小时的电影,我感觉只看了半个小时。影片结束后,全场一起鼓掌,以表达我们对这部伟大小说电影的敬意与不舍,谢谢哈利,谢谢《哈利波特》,希望罗琳再接再厉,写出续集,继续让我们为之沸腾吧。